▲大龙湖
四五百年前的明朝,有一位叫关与张的人,在一卷名为《上林春色》的画卷上题下这样的诗句:“上林邑景胜如何?上有大明万仞之高山,下有澄江一带之清波。古树参天不之数,但见白云中日护绿萝。”自唐武德年间置上林县以来,上林就在这“雨霰冥濛扫不开”的层峦叠翠间茂密生长,一派桃花源的悠然。
古往今来,上林县吸引了大批文人墨客在此驻足。其中,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此处曾逗留54天,并留下一万四千字的对上林的记载。上林,不愧是“徐霞客最眷恋的地方”。
许多作家也深爱着上林美景。上林的好山好水里留下了文豪墨客的身影,文豪的笔尖下也烙印着上林美景婀娜的身姿。
近日,“上林旅游”公众号特别推出【上林秘色】栏目,用优美文字勾勒上林之美,欢迎大家关注。本公众号授权转发。
浓郁地方色彩的上林歌舞
温小贝
温小贝,女,广西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会理事,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曾在报刊杂志上发表通讯、山歌、壮戏小品、小说、调查报告、论文等,,。2015年与人合作出版《中国壮剧传统剧作集成》。
上林各族人民自古以来爱唱歌、谈歌,并以此为乐。清代康熙乙酉年(1705年)编的《上林县志》记载“......少妇开春时三五为伴采芳拾翠于山陬水溽歌唱为乐少男亦三五为群歌以赴之一唱一和相得者男即备纺车彩扇画伞及簪耳环钏以赠妇人亦视其厚薄答以衣服中带草履之类…….”三百多年前旅游家徐霞客到三里时,曾说:“正月初五起,十五止,男、妇歌曰‘打跋’举国若狂......”由此可见,民歌在上林尤为普遍,代代相传,及至今天,还为上林人民所喜闻乐见.但是由于壮族、瑶族过去一直没有本民族统一规范的文字,故此,歌谣、传说、故事等口头文学便成为本县古代文学的主流。
山歌,在上林,随处可听到,山间、田头、村巷,娓婉动听的歌声缭绕回荡。节日喜庆、婚礼丧葬、添丁、迁新居等等,歌声嘹亮,热闹非凡。歌谣的内容有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生活歌、历史传说歌、儿歌、杂歌等。格式有五言、七言、十言和长短句参杂韵律。五言格式,又分为四句一首,八句一首,十二行勒脚歌,也有成串长歌。此外还 有五三五言、四六联言等。
山歌有各种各样的唱腔,一个地方和另一个地方又有所不同。壮族民歌中有:三里山歌、乔贤塘红山歌、镇圩山歌、西燕师公调、巷贤山歌、巷贤四六联、上林采茶调等,大丰、澄泰山歌是五三五言,和巷贤的五三五言一样。五三五言有大丰唱法和三里唱法两种,风格有很大差别。勒脚歌多见于乔贤、塘红、三里等地的五言山歌。唱法上还有一声部、三声部。三里黄境还有三声部唱法,在少数民族民歌中独具特色;瑶族的有镇圩瑶歌、三里瑶歌;汉族的有白圩客话山歌、新民山歌等。每年上林县各地都自发举办山歌比赛。如农历二月初二木山庙会山歌比赛,三月三龙母文化艺术节也有山歌比赛、九月二九达努节山歌对唱,此外还有八月十五、九月九等等都有山歌对唱。
▲瑶歌对唱
上林各族人民既善歌亦善舞。舞蹈历史悠久,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也是民族民间艺术的宝贵遗产。“壮人爱唱歌,从小唱到牙齿落”,从传统的社会里,山歌贯穿壮人的一生,从人的出生开始,在成长过程中就要接受歌谣文化的熏陶,恋爱对歌,结婚唱歌,生子授歌,节庆时聚歌,劳作时创歌,高兴时欢歌,伤心时悲歌,到一个人生命终结的时候亲朋好友都来悼歌。善歌是壮人的传统习俗,。流传较广的是壮族舞蹈。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些舞蹈大多为宗教所用,渗入了宗教的色彩。
壮族舞蹈以形式分类,有龙舞、狮舞、采茶舞、师公舞、道公舞、僧公舞等。
龙舞,分为白日龙(即彩龙)和夜龙(即草龙)两种。表演时均以一人舞龙珠于前,九人舞龙于后,有锣鼓伴奏,有纸糊的各种动物灯笼伴随。俗例规定:白日龙表演时不准在近处放鞭炮俗称烧龙。
狮舞很普遍,一般是在春节进行,有锣鼓伴随,登门串户,逐家去拜贺新年。有的舞狮队还有武术队伴随,在舞完全村后即于广场表演“狮子吃青”和各种武术。
采茶舞流传亦广,巷贤、大丰、西燕、三里、白圩等到地在以前都有这种活动,至今仅有巷贤镇的中耀、卢贞两村群众能表演。采茶舞队由各村群众自由组成,在春节期间上村登门拜年表演,又唱又跳,有的还演出采茶小戏。
师公舞、道公舞、僧公舞都带有宗教色彩,在农村群众的红白喜事、安龙庆社、求花还愿、祈福灭灾等活动中常跳。
上林的戏剧,清以前尚待调查,清以后就比较活跃,据康熙年间编的《上林县志》记载,“┄┄三月三日玄帝诞辰建斋设醮或俳优歌舞乐工鼓吹三日谓之三三胜会┄┄。”
要演戏就要有戏台。上林的戏台建得比较早的是同治年见的乔贤贤按戏台,随后有覃排智城庙戏台、三里戏台、县城戏台等等,这些戏台的建筑都各有特色,尤为壮观的要数贤按戏台,而建台时间最长的则是覃排智城庙戏台,花了十四年。
贤按戏台,台基方石围四周,由青砖砌结的化装室与四石柱顶梁的舞台构成,屋脊有浮雕,屋檐飞,四壁绘彩画,有人物、花鸟等,色彩鲜艳。
旧时的戏台,一般都写有楹联。贤按戏台正面石柱上刻有“贤里著贤声看此优孟衣冠无非激忠励孝;按音还按律听兹梨园鼓奏却是颂德歌功。”左小门是“戏马台前将焉往,班师目下欲何之。”右小门为“一二人千军万马,三四步六国九州。”三里戏台的楹联是“逸板敲歌茑啭律催花蜜,轻衣舞步燕飞昭拂袖横。”白圩敢当戏台楹联是“敢打敢骂敢男婚女嫁夫个妇顺结果统统是假,当兵当将当文官武爵君义臣忠到头件件皆非。”这些楹联写得非常的巧妙,把戏台上的唱、做、念、打等各种动作描述得淋漓致尽。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上林中学、巷贤南陔学校、巷贤三水、西燕、镇圩和大丰壮剧团十分活跃,自编自导自演的壮山歌剧有《云雾散,太阳红》、《血海深仇》、《土地回老家》等;到了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由上林人石成球、韦启华、覃骏拔、卢玉瑚等人改编的壮歌剧《刘三姐》参加南宁专区《刘三姐》会演获第一名。从此全县掀起了演唱《刘三姐》的热潮。此外还有《特掘》、《舜儿》、《卯鸿》等壮剧,因美丽动听、感人肺腑而深深扎根在广大壮族群众中,一代又一代地流传,经久不衰。
都深受群众欢迎。用群众自己的话来说:“演汉戏,我们早走了,壮剧我们还掏钱请来演呢。”
—end—
图文来源:上林旅游
张开文学的翅膀,《红豆》连接你我,连接社会与个人。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疆民族音乐联盟